CFO如何掌握风控投入产出比:这三大机制确保支付风控尽责
(本文为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合作文章)
电商线上收支始终被重大欺诈攻击所威胁,这个隐患是持续性的,一旦发生损失将是灾难性级别。由于它往往不能被预判,对在全球新市场发展的电商而言是个噩梦,对大体量公司、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,更是致命弱点。
传统的反欺诈方案无法将其量化,拒付问题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:下个季度公司是否会因拒付造成数百万美元损失?
信用卡拒付风险
VS
过度拒绝订单
在这些隐患中,特别突出的是拒付损失,几乎所有电商都无法将其量化预测。风控团队必须对公司的财务负责,但其在财务上的不可预测性是常态。 商家随时都可能遭受复杂的欺诈攻击。攻击一旦发生支付欺诈,商家往往倾向于过于保守的线上策略,造成对订单的过度拒绝,错失营收。
Experian 公司在2022 年发布的 Aite-Novarica1研究显示,电商因风控而拒绝大约16% 的优质订单,这每年给他们带来约 110 亿美元的不必要损失。
然而,也有公司正在采取不同的方法,从预测组合中,让拒付成本不再难以预判,而且能为可通过的的总订单量份额设定一个下限。
这个策略的核心是,将支付欺诈风险转移给尽责的第三方风控伙伴。
那么,对于支付风控,怎样才算真正尽责?
尽责的支付风控
对真正的支付风控伙伴而言,尽责,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:在与线上欺诈的博弈全程中,发生的财务风险归属于谁。
尽责的风控伙伴,能够对拒付成本,以及最核心的财务责任负责,也就是说,在遵循服务协议 (SLA) 前提下,它们仍能为商家维持一定的营收水平。
有可能做到吗?
三大机制
确保风控尽责
1、在SLA协议中约定订单通过率
这给风控商批准的订单份额约束了下限。例如,将“风控伙伴承诺在未来两年内,批准商家 98% 的订单”写入SLA协议,这样CFO们就能更准确地预测企业在2年内的线上营收。
2、拒付包赔措施
这是为了将欺诈性拒付带来的财务成本,从商家转移到风控商身上。如果风控商通过的订单,最终被信用卡持卡人举报为欺诈,从而导致商家的拒付损失,风控商将向商家补偿这单拒付金额。
这无疑能激励风控商保持较低的拒付率,并尽量做出准确的订单审核决策。
3、基于绩效的收费结构
要求风控仅对其审核通过的订单收费,并抑制风控商过度拒绝订单的行为。
与拒付包赔同样重要的是,这样的收费设置,能约束风控商去最大限度提高有效的订单通过率,来积极增加其自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。
当上述三要素相结合,使合作伙伴的目标与商家的目标完全一致。这种安排还促使负责任的合作伙伴做出高度准确的决策。因此,风控商才有动力进行创新,并在数据科学和风险建模方面进行大量投资。如此一来商家可以从最新的技术方法和人工智能模型中受益,而无需投资从头开始构建支付风控技术。
总而言之,因为拒付损失被转移到了风控商身上,企业可以确切掌握订单的最低通过率是多少,以及风控投入预算的准确金额。
再进一步来说,企业CFO还能准确预测这种风控模式将给企业带来多少利润上的增加——因为订单的通过率提升了,拒付损失减少了。
尽责的风控伙伴能提供清晰且可计算的投资回报率,非常适合寻求最大程度减少不确定性、保持盈利能力并严格控制风险的企业。同时,尽责的支付风控模型,在全球经济下行时,也能为电商更好地预测线上收支提供准绳。